“第六百四十九章·全歼敌军”-《罗马全面战争之帝国崛起》


    第(2/3)页

    面对由无数长枪兵组成的奥克奇维安大军,战车部队的进攻无疑于自杀一般,骑兵的进攻也是如此;李立阿斯根本就不知道奥克奇维安麾下的军队竟然会拥有如此规模的长枪兵部队,要知道埃及王国在塞浦路斯行省和亚历山大城的军队中可没有这么大规模的长枪兵部队。

    对此,这名将军也是给出了极为合理的解释;因为埃及王国驻守在腓尼基行省和犹太行省的军队是为了防御塞琉古帝国而存在的,塞琉古帝国最具有威慑力的军队自然就是纵横天下的铁甲骑兵部队了,为了对付这些进攻无敌的铁甲骑兵,埃及王国也只能用大规模的长枪兵来应对了。

    李立阿斯无奈的承认,这位将军的说法是有道理的,在进攻奥克奇维安的主力四万大军时,不仅这位将军的五千战车部队不能轻易投入战斗,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三个骑兵军队也需要谨慎投入战斗;否则的话,埃及王国的长枪兵会成为奥古斯都帝国骑兵的终结者。

    当然,奥古斯都帝国的骑兵在这方面比埃及王国的战车部队要有优势多了;埃及王国的战车部队另外一大劣势就是一旦开始了全力冲锋以后就很难调转方向,而骑兵在这方面就要好的多了。

    到时候只要布置合理战术灵活的话,用两万奥古斯都帝国步兵和三万奥古斯都帝国骑兵未必就不能全歼四万埃及王国以长枪兵为主的步兵;在此之前,李立阿斯还是要先解决奥克奇维安步兵前方的那三万战车部队的。

    从奥克奇维安出的犹太地区,到孟菲斯所在的中埃及地区,这一路上都是一马平川的沙漠地形,奥古斯都帝国的军队根本就找不到一处可以埋伏或者阻击敌军战车部队的地方。

    唯有在进入中埃及行省境内以后,奥克奇维安的战车部队必须要在中埃及的东南部地区渡过贯穿中埃及地区和尼罗河三角洲地区的尼罗河才能增援孟菲斯城;这个渡过尼罗河的地方就是李立阿斯所能找到的,最适合对敌军三万战车部队起进攻的地方。

    因为尼罗河的河面过于宽阔,大军要想快渡过尼罗河就必须利用桥梁通过而不是渡船,再加上战车根本就不可能使用渡船运输,以及能够容纳战车通行的桥梁也是极其有限的;整个中埃及地区境内可以让三万战车部队通行的桥梁也就只有其东南部的一座大型石质桥梁而已。

    毋庸置疑,这一座桥梁所在的地方自然就是奥古斯都帝国的大军选择的决战地点了;李立阿斯在尼罗河三角洲行省境内率领大军向东渡过了尼罗河以后,就迅向南方的中埃及地区进了。

    经过七天时间的飞行军以后,李立阿斯亲自率领的三个军团骑兵好歹是赶到了中埃及地区的东南部,并将整个中埃及地区唯一能够通行战车部队的桥梁给占领了;至于剩下的两个步兵军团和五千战车部队,他们还在副统帅辛里达将军的率领下行军呢。

    越过了这座横跨尼罗河的大型石质桥梁以后,就是中埃及地区广袤的农作物种植地带了;与其他区域的沙漠地带不同,尼罗河流域的两岸可都是郁郁葱葱的植被和生长茂盛的农作物,这里也是极其有利于己方骑兵隐藏的地方。
    第(2/3)页